栽植深度的確定首先取決于蔬菜的生物學特性。例如,番茄易生不定根,適當深栽可促發不定根,增加根系數量。茄子是深根性作物,根系數量相對較少,為增強其支持和吸收能力,也宜深栽。黃瓜為淺根作物,但需水量大,為便于根系吸收水分、養分,宜于淺栽。常說的“茄子沒脖、黃瓜露坨”就是這個道理。 雖然不同的蔬菜根系有不同的特性,但在定植時還需要根據棚室的不同情況靈活調整。 在不同的季節,栽苗深度也有所變化。早春定植一般要淺一些,因早春溫度低,栽深了不易發根。夏季定植可以深一些,一方面不怕地溫低、栽深了反而可以適當減輕夏秋季地溫過高、水分散失過快的為害,另一方面又能增強晚秋根系抵抗低溫的能力。 在不同土壤條件下栽苗深度也不同。地勢低洼、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宜淺栽,這類地塊土溫偏低,栽深了在低溫季節易導致爛根。土質過于疏松、地下水位偏低的地方,則應適當深栽,以利保墑。 如在一些新建的棚室或老棚室,土壤有機質含量少,土質較粘,這樣的土壤透氣性不好,因此蔬菜定植要淺。若深栽就可能由于覆蓋的土壤粘重,透氣性不良而導致根系缺氧,出現悶根或漚根的情況,更容易誘發根部病害。對于土質粘重的棚室,定植深度應保持基質平面與土面平齊,若進行覆土,則不要超過1厘米。 當然,定植深度還可根據不同的栽培方式靈活調整,如在地勢低洼、地下水位高的地方,可結合起高壟栽培而采取深栽的方式。在土質過于疏松的地方,可結合溝栽,但定植深度要淺,利于根系更好的接觸水分。
|